“国之大事,唯祀与戎”,这是华夏源头《尚书》的神来之笔,也是华夏民族的一个传承,现在大明已经忘了“戎”了,但啥事情都有金刚怒目,兵戎相见的时候,忘战必危啊。

朱常浩在船上要对赵元义和王灿暗授密要,交待他们这次派船北上的任务。

所以一开始就问道“王于兴师”是何意?

在朱常浩的心里,“王于兴师”有两层意思,第一层就是自己的身份是王爷,那自己起兵,就是王于兴师的意思,第二层,“王于兴师”这出自《诗三百》的“秦风”,意思是要求自己的部下都要团结起来,共同抗敌,听从王的号令。

好在赵元义小的时候,也上过几年师塾,知道这句话。朱常浩的问的时候,王灿作为副官,在品阶上没有赵元义的品阶高,巡检司的日常工作中,也就只是尽到自己职责军纪,作风,思想工作,其他事情一概不过问,那这问题只有赵元义回答了。

“王爷,这‘王于兴师’,末将倒是晓得。这话来自秦襄公七年,周幽王十一年,周王室内讧,导致戎族入侵,攻进镐京,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,秦国↘,靠近王畿,与周王室休戚相关,遂奋起反抗。

当时,秦人之俗,大抵尚气概,先勇力,忘生轻死,故其见于诗如此。这首诗意气风发,豪情满怀,确实反映了大秦的尚武精气神。

在大敌当前、兵临城下之际,秦人以大局为重,与周王室保持一致,一听“王于兴师”,他们就一呼百诺,紧跟出发,团结友爱,协同作战,跟着他们的秦王,勇战到底。”

“恩,元义说的不错,秦人跟着他们的秦襄公,勇战到底,一呼百应,保卫自己家园,抵御犬戎入侵,不怕死亡,与子同仇。在这里,本王想问,如果给你们两人交给一个长期的任务,有可能要坚持两到三年,而且,条件和形势一也不容乐观,有可能会被别人杀掉。

当然,这个杀掉,也不是那么好杀的,你俩要明白,你们身后站的可是大明的瑞王,在当前的大明的所有藩王里面,只要我瑞王爷说自己是第二,那就没人敢说第一。不过,到了那个地方之后,你们也要积极团结周围的人,有时候,也要采取斩首行动,杀掉就是保住自己。

再说,本王这次将这三十三条船交给你俩,现在船上也有五百多兵丁,大面大多数都是本王的亲卫,你们俩,也都是本王的亲卫队里面出来的,他们以前还是你俩的下属呢,所以在领兵和管理上,相信不会出现啥问题的。”

“那,王爷,你让我俩到底去干啥事啊?”

“本王这次要让你们先护送吴克善到达辽东,在辽河的西平堡地界你们就让吴克善他们下船,但是,你们一定要将辽河沿路的关卡,兵所有一个描绘。

这样,王灿,你们军纪处有绘图的,他们也是听本王讲过比例尺绘图的文案,这件事,就解给你了。”

“是,末将遵命。”

“暂且不要说啥遵命了,这是第一件事情,你们将这营口道西平堡这近五百里的地域,描绘着差不多以后,就赶紧顺水离开,最好不要逗留。你们离开营口之后,不是船上还有十万斤粮食吗,这些东西,你们要先朝南行驶,然后在转向东北,送到皮岛毛文龙哪里去。”

“王爷,那我俩到毛文龙哪里去,任务是啥?”

“任务就是利用我们的水师船队,说白了就是利用这三十三条船,可以使用盗贼战术,群狼战术,获取钱财势力,慢慢地渗透到他们的东江镇里面去。而且,本王还会每个季度派人到接济你们,你们一定要逐渐控制渤海各岛,旅顺堡,宽奠堡,铁山、昌城等据点。

今年九月,本王一定要让我那侄儿皇帝再封本王一个官,官名都想好了,就叫辽东宣慰使。这个官职,自从成祖爷以来,就再没有册封过,主要是因为这个官职,就是送银子,送粮食的。

本王这次回去,就要利用京师的财源匮乏,送一点钱粮,就可以换个官职,况且,这个官职管理不到当地的钱财人事兵丁,就是一个散官,崇祯他也没有理由不封本王啊。”